因為科技、網路和大數據,產業典範轉移的挑戰,在各行各業不分國界如火如荼上演,所有的游戲規則都變了,但未來是什幺?沒有人敢斷言,可以確定的是,我們不能因為害怕或不確定裹足不前,也許現在正是時候為企業埋下一個顛覆的靈魂!
在2015夏季大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The World Economic Forum),場內場外展示了許多企業和學界的創新,舉凡卡內基大學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幫助失業人口和新移民等弱勢團體進行專業培訓。“機器人Baxter”應用在工廠車間,藥品包裝,電路板的組裝,增加生產效率和準確度。
“昆蟲無人機”藉由模仿昆蟲的能力,無阻礙的進入複雜的狹小環境,在地震,爆炸等救災狀況下起很大的救援作用。而過去敦煌原本沒有向游客開放的莫高窟220號洞穴,用3D科技修復之后,重新呈現在大眾眼前。
這次論壇分成五個主題,探討世界經濟進步的成長軌跡:改變世界的科學、產業的顛覆、經濟的不確定性、中國的新常態、環境的極限和重回人性本質。
(2015夏季大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展示許多人工機器人,及其他眾多科學創新/圖片來源:官網截圖)
除了中國的新常態,主題并不新。人工智慧、機器人、無人機和虛擬實境都已被廣泛使用。行為科學家的神經科學研究應用在商業行為分析;基因研究對醫療保健的正負面影響。電子商務挑戰舊經濟結構;中國的經濟趨緩影響世界經濟前景。科技、網路和大數據造就了各行各業的轉型:從能源到保健到財務服務。
論壇中熱門的關鍵字:顛覆、創新、轉型、中國、數據、電子商務。
馬云說:“把管理互聯網企業想成管理野生動物園,不是管理只養雞鴨的農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中國的“全民創業萬眾創新”,更在李克強的演說后再次達到高峰。除了創業之外,企業如何持續創造有規模的創新,也是熱議題。
休息的空檔,我在中庭的咖啡座,身旁兩位學者,激烈辯論運用科技(如Functional MRI)解讀腦波和神經元的反應,來理解消費者腦子里在想什幺,是否合道德和法律的底線。
女學者堅持只要收集資料的前提合法就可以。男學者認為行銷和產業界,千方百計地運用資料和科技來影響甚至操縱消費者的行為,不符合人類應有的道德標準。“任何一種創新,都是兩面刃。放在錯誤的地方和商業團體,就會產生致命的結果,不應該被鼓勵。”男學者說。
“我同意。但是這不能成為企業或個人拒絕創新的原因。政府有責任立法來保護人民。但是這個社會不能因為害怕可能的后果而不往前走。”女學找說。
我想,這個辯論其實和企業的創新過程多有雷同。舉凡新的創造,在企業內會引來兩極反應。運用它去顛覆現狀的一方非常熱情和興奮,被它顛覆的一方極度焦慮或反彈。這兩股力量的拉扯,造成對領導人的決策和持續力考驗。
很多時候,創新之所以胎死腹中,不是因為好的想法沒有浮現,而是組織的文化和流程,無法讓創新實現。
想想最近Uber和紐約計程車司機工會打官司的事件。Uber的大受歡迎,對計程車司機的生意產生壓力,顛覆了這個行業的游戲規則,導致了計程車司機的反撲。 假設有一家專營計程車業務的公司想創新,有人建議在公司另外創造Uber的商業模式,會發生什幺事情?可以想像這個計畫進行時,內部原有的計程車司機產生的反彈和引起的勞工糾紛。大部份的CEO想到這里就會歎一口氣,把Uber的計畫收進抽屜里。
作為一個領導者,你要如何選擇?如何平衡?如何實踐?還是,真正顛覆的創新必然要在體制外進行,才可以在保持命脈的同時匍匐前進?
企業的創新是不是有必然的極限?我懷疑企業的創新是有極限的,那個極限就是企業自己定義的信念。一個企業的信念就是他的創新靈魂。當企業信念與使用者的人生接軌,就有機會跳脫競爭的場域,發現嶄新的敘事空間,也讓創新聚焦,更有價值。
如果公司的品牌信念是運用公司擁有的計程車,為乘客提供方便快捷超值的服務,創新永遠都會聚焦在你最重要的資產:計程車和司機。如果公司的品牌信念是找到更方便快捷超值的方法,幫助乘客移動到目的地,你的創新範疇就開始有了新的想像。它可以是計程車服務,轎車出租服務,也可能是Uber的模式。
作為現代的企業領導者,除了鼓勵創新的文化和人才之外,最重要的事情是顧好你的創新靈魂--企業的品牌信念。
信念有想像的空間,創新就有源源不斷的可能性。沒有靈魂的創新,可能淪為高層沾沾自喜的玩具,也可能在遇到阻礙和壓力時悄悄地胎死腹中。
北京金恒智能系統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7-2020 by Create-china.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未經許可,任何模仿本站模板、轉載本站內容等行為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電話:86+10-62104277/2248/4249 傳真:86+10-62104193-819 京ICP備10010038號-2網站XML
智慧機房
在線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