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商業大廈、智慧社區的規模化發展,越來越多的出入口控制場所選擇部署智能門禁控制管理系統,以期實現高效率、高安全的通行權限管理。但來來往往的人員中,既包括了大量的內部業主、內部員工、商戶等,又包括了眾多顧客、訪客等,使人員出入口控制管理工作呈現管理維度高、管理對象繁雜、安全隱患多、管理人員工作量大、技術素質要求高等更多新特點。
與互聯+網相結合 當今門禁系統如何運作
我國門禁控制管理產品的研發和技術發展較晚,主要產品系統架構由國外品牌自上世紀90年代引入,并經歷了本地化的長時間發展。從早期模仿學習開始,國產品牌歷經2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開始占據行業主流位置。
可惜的是,長期以來我國傳統門禁品牌產品沿用國外射頻IC卡作為信息載體的做法,間或發展前端式生物識別技術,在技術創新上顯得后勁乏力。現存傳統門禁控制管理系統無法迎合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特點、新需求,尤其是在面對開放式社區、訪客管理、人員身份識別、智慧社區等應用場景,技術發展緩慢。不足如下:
射頻IC卡攜帶困難,用戶往往需要持有多張IC卡,造成不便;多張IC卡通常頻率相同,存在互相干擾的情況;射頻IC卡存在登記授權、丟卡掛失、黑名單等多個復雜的管理環節;訪客管理缺乏整體聯動、用戶體驗好的軟硬件機制,進而變成了門禁控制管理系統的一個薄弱環節;對訪客通常采用人工登記檢查的方式,工作效率低下且侵犯用戶隱私;現存門禁管理安保部門與用戶只能通過面對面的溝通工作方式,效率低下且相互關系緊張;現存生物識別技術采用前端機具式本地識別,識別速度慢且對用戶操作要求高。
移動互聯網創新技術浪潮的不斷推動,傳統意義上屬于偏硬件、重應用的門禁控制管理行業也開始吸引大量新進移動互聯品牌的進入,跨行業的技術不斷涌現,正掀起革新的浪潮。
以智能手機為核心載體,藍牙4.0、二維碼、視頻流人臉識別、APP、微信等創新技術的產業化成熟,使“互聯網+”環境下的門禁控制管理行業,呈現了蓬勃的發展態勢,也吸引了大批創業者、風險投資者的興趣。
本文將從技術應用層面,淺談上述創新技術的特點及在門禁控制管理領域的發展前景。
1.iBeacon藍牙4.0
(1) 技術特點
藍牙4.0技術是低功耗、高速率、可靠穩定的通訊技術,由于蘋果公司的iBeacon解決方案的進一步推動,不僅在身份識別領域,而且在室內定位、電子信息營銷領域發展迅速。
采用iBeacon藍牙4.0技術的門禁控制管理系統采用智能手機APP與藍牙門禁讀卡器配合,主要面向內部人員的便捷使用。其主要技術特點和優勢體現在:
采用智能手機平臺APP,無需卡片或其他介質,有效降低用戶的攜帶困難,提升用戶體驗;手機藍牙開門,無需網絡支持;支持觸發開門或貼近開門;手機APP兼容Android及iOS平臺;高安全性能密鑰由管理方后臺管理,管理方無需擔心安全隱患;系統可實現密鑰發放、取消管理,用戶可自行備份或添加激活;支持中遠距離識別快速開門,可兼容通道門、速通門、電動平移門、停車等多種應用場景;系統兼容IC卡及生物識別前端設備的接入。
(2) 系統結構
下圖是一個常見的藍牙門禁管理系統網絡結構圖:
(3) 評價指標
要評價一個藍牙4.0門禁管理系統是否優秀應該考察以下因素:必須同時兼容安卓和蘋果手機;識別時間小于0.5秒,即與卡片識別速度相近;必須滿足APP后臺待機開門以及熄屏開門;應具有賬號密碼保護和安全機制;應具有密鑰遠程更新、通行記錄等功能;藍牙鑰匙應該與門禁管理平臺統一管理;產品應具有兼容能力,可快速經濟、易行地改造部署現有項目。
(4) 發展前景
由于需要安裝APP,藍牙4.0技術主要偏向于內部人員的權限控制應用。由于低功耗、可靠性等特點,已經開始成功應用大量高端商業、智慧社區等,另外,其技術特點十分契合設備分散的項目需求,已經在例如鐵塔公司的基站門禁管理、電力公司的變電站門禁管理等場合廣泛應用。
2.二維碼
(1) 技術特點
二維碼掃碼識別是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而逐步活躍起來的識別控制技術。由于可以使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終端進行便捷操作,在應用上可以緊密與微信公眾號、智慧APP等結合,應用二維碼掃碼的門禁控制管理系統可以滿足內部人員、訪客的便捷使用,正逐步受到市場的認可和重視。二維碼掃碼出入口控制具有主動掃碼和被動掃碼兩個不同的應用方向。
主動掃碼開門的原理是:在出入口控制區域設置固定不變的二維碼,系統在用戶智能手機微信公眾號或APP部署應用,用戶使用智能手機掃碼后,數據解碼并通過移動數據網絡(或Wifi),由智能手機的微信公眾號或APP發送開門指令給予出入口控制器開門通行。
被動掃碼開門的原理是:在出入口控制區域設置二維碼讀卡器,系統在用戶智能手機微信公眾號或APP部署應用,用戶登錄點擊打開二維碼,或者憑打印的二維碼通行票,放置在二維碼讀卡器前識別,二維碼讀卡器及出入口控制器對數據進行解碼后,判斷權限并開門通行。
主動掃碼實際上相當于遠程遙控開門,相對的,被動掃碼安全性更高,更符合安全機制的需要。
(2) 系統架構
(3) 評價指標
要評價一個二維碼門禁管理系統是否優秀應該考察以下因素:必須具有高強度的算法加密,防止二維碼被偽造;如果面向內部用戶使用,必須具備加密防拷貝、防截屏轉發機制,避免安全漏洞;如果面向訪客使用,必須考慮限時、限次應用;識別時間小于0.5秒,即與卡片識別速度相近;必須與微信或智慧APP緊密結合;后臺管理應該與門禁管理平臺統一管理;產品應具有兼容能力,可快速經濟、易行地改造部署現有項目。
(4) 發展前景
二維碼具有良好的傳播能力,尤其適用于訪客或短時效性的門禁管理權限應用。被動掃碼模式的二維碼讀卡器及門禁控制管理系統,具有識別速度快、升級替換能力強的特點,已經廣泛應用于智慧社區、商業大廈項目。同時,由于其便捷的管理模式,十分迎合時鐘酒店、眾創空間、短租辦公室、智慧公寓的應用特點,已經被大量O2O商業模式所采納,將迎來“井噴式”應用。
3.視頻流人臉識別
(1) 技術特點
傳統人臉識別通常要求多次采集高清照片,限制姿態,限制戴眼鏡,限制表情,識別時用戶必須配合調整,識別速度在1到2秒,識別準確率90%以下。更困難的是,由于算法架構的限制,傳統人臉識別無法通過增加計算資源提升性能。
自2013年深度學習算法研究在人臉識別領域實現技術突破以來,采用深度學習的視頻流人臉識別技術,開始進軍門禁控制管理領域。
采用深度學習的視頻流人臉識別技術具有特征學習、深層結構、全局特征、上下文聯系、聯合學習等傳統識別方法無法比擬的技術優勢,可以實現全面解放用戶姿態,支持云端架構,充分滿足移動應用和智慧分析的應用需求。
(2) 系統架構
(3) 評價指標
要評價一個視頻流人臉識別門禁控制管理系統是否優秀應該考察以下因素:
必須具備無需姿態調整的人臉準確識別;識別速度0.8~1秒以內,即略慢于刷卡的速度;識別率5000人以內不應低于99%;高安全項目必須具備人臉模板本地管控能力;應滿足移動應用接入例如訪客遠程人臉登記、貴賓識別等;應充分考慮人臉考勤、通道通行、門禁通行的不同特點,具有不同的觸發方式、不同的識別距離控制等調節機制;后臺管理應該與門禁管理平臺統一管理;產品應具有兼容能力,可快速經濟、易行地改造部署現有項目。
(4) 發展前景
視頻流人臉識別門禁控制管理系統實際上是云計算架構下深度學習技術的落地產品,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其全面解放用戶姿態、高準確率的識別效果,可以“秒殺”目前主流的傳統人臉識別儀。
雖然目前相對低端人臉識別儀而言,視頻流人臉識別設備的造價較高,但隨著生產工藝的進步和市場的開拓,價格將逐步下調,大規模的行業替代升級近在咫尺。目前視頻流人臉識別門禁控制管理系統,主要應用于機關單位、高端商業體等;同時有大量的人證合一身份識別應用,在酒店登記、交通樞紐、公共場所開始部署。
4.微信與APP
當前,我國移動互聯行業進入深度發展階段,大量O2O創業公司以商業模式創新、技術創新為核心競爭力,大舉進入各個傳統行業。與門禁控制管理系統密切相關的車輛出入口控制行業,已經涌現了大量的新進后起之秀。與此同時,部分有遠見的傳統門禁控制管理企業也在策劃新的產品技術方向,務求以創新促進發展。
上述O2O創業公司或傳統門禁企業,通常沿用移動互聯網行業的典型發展模式:通過打造APP,配合市場推廣,獲得大量活躍用戶,建造數據流量入口,進而贏得資本市場的青睞和長遠的發展。相比而言,微信公眾號則通常不受重視。
但筆者認為,在低頻次門禁控制管理應用領域,微信公眾平臺的技術優勢、便捷性、用戶體驗完勝APP。
(1) 技術生態對比
微信公眾號實際上充分利用了騰訊公司打造的微信生態,在跨平臺運作、商業運營、信息傳播、用戶獲得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門禁、訪客、停車等出入口控制領域,屬于用戶使用頻度不高,但又密切相關的應用。只要采用優化合理的解決方案,配合識別速度快性能穩定的前端設備,建立完善的信息處理機制,微信公眾號完全可以滿足應用需求。
微信在我國占用了大多數用戶的手機使用時間,用戶黏性很強。基于微信公眾號的門禁、訪客、停車應用,可以統一規劃成“人車智慧”管理,用戶只需要關注激活就可以獲得服務,無需下載程序,無需安裝,用戶體驗極佳。
開發一款成熟的微信公眾號人車智慧產品,其研發重心是各個業務流程的邏輯、數據流向、數據安全、用戶交互等,無需花時間去規劃跨平臺兼容,無需考慮推廣、安裝難度等問題。
相對的,APP則主要面向流程復雜、用戶交互頻繁的應用場景。要開發一款穩定可靠的APP,不僅需要解決Android和iOS平臺的兼容問題,還要考慮APP推廣、安全漏洞等諸多困難,其研發人員投入、時間成本、維護成本都遠高于微信公眾號。此外,在當前大量成熟社交APP、視頻娛樂APP已經占據用戶智能手機使用時間、空間的情況下,要求一款低頻度應用門禁APP去獲得大量用戶,最終掌握數據入口,無疑是困難、低效的。
(2) 發展前景對比
微信人車智慧公眾號目前的技術限制主要體現在缺少一些設備傳感器調用接口,例如:目前的微信公眾號無法良好調用藍牙接口,使得藍牙4.0技術暫時只能以APP應用存在。
但隨著微信平臺的不斷發展,例如新近的“小程序”服務推出,微信人車智慧將獲得更強大的功能和更佳的用戶體驗。就產品發展方向而言,專注于識別技術、用戶體驗的解決方案在微信公眾號上成功驗證運用后,再轉移到APP上,分步發展,也是穩妥可行的。
除非是用戶的特別要求,或者偏向監管類的專業應用,否則APP在門禁控制管理的應用前景十分有限。
5.總結
綜上所述,“互聯網 ”環境下,大量創新技術的涌現,將大尺度地改變當前我國門禁控制管理行業的競爭格局,無論是新進競爭者還是傳統廠商、集成商,都面臨的巨大機遇和挑戰。
站在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上,我們要堅定工匠精神,強化產品穩定可靠性的同時,充分迎合時代的變化,響應用戶需求,關切用戶體驗,方能最終贏得市場和未來。
文章來源:機房監控系統 http://www.99yxj.com.cn
北京金恒智能系統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7-2020 by Create-china.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未經許可,任何模仿本站模板、轉載本站內容等行為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電話:86+10-62104277/2248/4249 傳真:86+10-62104193-819 京ICP備10010038號-2網站XML
智慧機房
在線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