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業: 十大變化
每當歲末年初,那些喜歡對行業發展趨勢進行前瞻的專業人士就會為第二年的發展做出預測。以下是目前為止收集到的一些對2015年 數據中心行業技術和發展有趣的預測。2015年數據中心發展趨勢將有十大變化:
1、大規模數據中心運營商建立自己的網絡
根據調查,越來越多的大規模 數據中心運營者、超大規模的云和網絡供應商正在購買交換機和光纜來建立自己的網絡,而不再依賴其它網絡供應商。根據美國網絡技術供應商網絡公司預測,2015年這些大規模網絡運營商將具備超過全球一半的網絡互聯能力,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
2、網絡運營商將轉型為數據中心托管解決方案提供商
根據Cyan公司的調研表明,運營商們將會更少地關注硬件,而是更多地關注軟件的研發和運營。而 數據中心分組交換的低成本以及IPv6網絡中規模的高成本、高復雜性等因素,促使網絡運營商更多地采用敏捷光纖網絡連接的數據中心托管解決方案。
3、運營商將更多地投資數據中心
根據Cyan公司的數據表明,新的開發運營(DevOps)人員將在 數據中心技術戰略方向擁有更多話語權,運營商在數據中心上的投資將會翻番。
4、網絡規模將會更加龐大
2015年,單一應用Web2)0的公司將會繼續增多,云基礎設施技術將會繼續商品運營化。類似于OpenStack的平臺將發布一系列基于云的服務和應用,運營商和供應商必須具備采用網絡級的方法來搭建數據中心的能力。Cyan公司表示,在2015年,那些網絡規模不大的運營商和供應商的處境更加艱難。
5、實時洞察將會替代批處理數據湖
約翰。施耐德是MapR公司的CEO和創始人,MapR是最大的Hadoop分布式供應商之一。根據施耐德的預測,部署數據湖和數據交換將會在2015年更加流行,Hadoop技術將轉向數據處理平臺。
數據湖和Hadoop技術確實很優秀,因為他們迅速快捷,并且擁有上千個服務器存儲PB級數據的能力,而每年每TB數據處理成本小于1000美元。但是供應商將會從批處理轉向實時處理和基于文件的集成,從Hadoop、數據庫引擎轉向大規模處理平臺。
6、Hadoop供應商將會進一步減少
施耐德說,在Hadoop問世十年后,全球Hadoop的應用規模已經超過其它的數據處理平臺。如今Hadoop平臺技術仍處于創新期,現存市場上有很多供應商采用了“RedHatforHadoop”的錯誤戰略。施耐德指出,Intel公司是最顯著的代表之一,他還預測EMC公司將成為其中一員。隨著新商業模型的出現,Hadoop供應商將會進一步地進行兼容并購,那些實力不濟的供應商將會淘汰出局。
7、開源技術Docker的問題將會困擾IT部門
相信2015年的IT趨勢預測一定會提到開源技術DockerDocker.根據451研究機構的調查,這種新型輕量級的容器將是下一代可視化技術。越來越多的大企業正在應用Docker,在某些情況下,Docker伴隨著傳統的VM共同運行;在某些情況下,Docker完全取代VM,因為Docker在管理和效率方面更有優勢。此外,雖然Docker在技術成熟和安全方面目前還不夠完善,但是仍有眾多的供應商正在致力于解決這些問題。
8、非x86芯片供應商開始崛起
2014年,包括Cavium和AppliedMicro在內的多個供應商都推出了服務器級別的ARM芯片。Google和Rackspace等公司也加入IBM的OpenPOWER基金會開發其架構,并加快了研發速度。根據Rackspace公司的CTOJohnEngates預測,這些都會促進芯片技術在2015年的真正崛起。
9、OpenStack將變得無聊
OpenStack將在2015年迎來第五個生日。而根據Engates的預測,這個生日將會變得有些無聊。RackSpace公司從其測試、研發到主流生產見證了這項科技的成熟。而隨著產品日益成熟,OpenStack將變得簡單化、更便捷、更好管理、規模更大。
10、部署更多閃存的服務器
根據Dell公司的調查,諸如醫療、財務、零售類這些垂直行業的客戶希望可以更快地訪問關鍵應用,他們將部署更多內置閃存的服務器。因為即時交易的速度將決定客戶的體驗是否感覺良好。
二、趨勢: 六大趨勢
在2015新的一年里,數據中心的發展趨勢將是什么?這是廣大的服務器專家和IT公司所需要重點了解的。在過去的一年里,數據中心云架構等讓IT人士都開始了新一輪的技術積累。
下面我們根據業內專家和IT專業人士的新需求,包括在硬件,軟件,監控,數據中心基礎設備等各個領域的新需求和新趨勢進行一些分析。
1、開源
開源社區無償的技術支持的特點是開源軟件發展速度快的重要特點,更重要的一點是免費,雖然難免有一些組織上的混亂。Linux是開源企業開放的典范,用戶可以自由選擇通過社區充分的支持或付費的模式去獲取技術。
而開源硬件在未來的一年將會成為新的熱點。到目前為止,像LED的開放計算項目(OCP),OCP是一個有勵志刺激性的計算機項目,預計,開源硬件進入企業和商鋪來解決現實的問題,同時也為軟件供應商提供更多的開發選擇項目。
2、DevOps(開發、運維融合)
DevOps是一個現代化的IT策略,也可用于調整數據中心的經營策略。DevOpsd的出現使得傳統IT公司可以減少互聯網公司興起的沖擊。
傳統的IT基礎設備更新周期約為3-4年,但阻礙IT公司發展的不只是這些,而是業務的流程和方法,包括業務模式和人員組織。傳統的IT公司將開發和運維分開,這將大大增加客戶的選擇性和成本控制。隨著DevOps,IT組織可以快速提供新的服務,業務需求就以及合理的費用。
Gartner公司的研究人員建議操作IT組織在兩種模式:傳統周期記錄的穩定的系統,和快節奏的DevOps協作創新和開發系統。
而DevOps的工作模式、規范框架ITIL都是有效的機制,可以將運維和開發進行協助融合,從而促進IT的整合,DevOps是服務的兩個互補功能。
敏捷方法如DevOps和規范框架ITIL都是有效的機制,可以對接頭或能促進共同的成功,戴維說瓊斯,首席顧問在ITIL的培訓和認證供應商粉紅色的大象在英國這些沒有被不信任或競爭,而是服務于兩個互補的功能。
3、用軟件定義的硬件設備
用軟件定義的硬件。舉例:最基本的整合–將20臺物理服務器轉換至虛擬化宿主服務器上運行的20個虛擬機。軟件定義的基礎設施在2015年將會更全面的發展以適應更快速的服務交付和靈活的后臺系統利用。這種轉變將在合理的成本上提供更多的支持,將數據轉換和數據存儲調整到最佳優化的地方。
軟件定義的網絡和存儲也不是都存在所有的數據中心。數據中心總是想立即看到此帶來的回報。人員的變動將使得DevOps和活動的基礎設施來。而服務器每管理員尺度的數量,這些趨勢也帶來工作量的移動性和動態負載管理。
4、模塊化的硬件設備
新成立的硬件廠商將更趨向于將硬件模塊化和可配置的管理。
就像增加內存一樣,在數據中心的內存瓶頸出現,你不再需要去給每一臺服務器升級內存,而是購買一個內存模塊增加到原有的硬件設備上,這種模塊化帶來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模塊化的概念延伸到處理器方面。處理器將在特定的任務的時候卸載其他協處理器。CPU的單核性能提升達到計算今天的制造技術的限制,所以目前的多核 CPU在工作負載的多樣化和加強的同時,服務器將依靠處理器的特性性:x86,GPU,IBM電源等。根據IBM的jollan介紹,開放源代碼在芯片級硬件,與openpower聯盟,使這種相關趨勢進一步的發展。
5、固態硬盤的普及
數據中心存儲硬盤的選擇將從機械硬盤向固態硬盤演。在2015年,由于固態硬盤的不斷完善和進步,將有進一步代替機械硬盤的趨勢。
固態硬盤的出現,除了在容量上還無法代替機械硬盤,親愛IOPS,并發讀取和寫入,持續或隨機讀取和寫入,都遠遠的在性能上飛躍機械硬盤,而且在功耗和抗震能力上是機械硬盤無法達到的高度。
固態硬盤雖然存在幾個缺點,如有寫入次數極限和由于FLASH的原因,導致的難以恢復數據等缺點,但在經過這幾年飛速發展,這些缺點已經逐漸得到補充。
企業級的固態硬盤在非容量占主要因素的服務器里面,已經完全可以代替機械硬盤。固態硬盤帶來的性能提升比服務器的其他部件升級更加明顯。
6、IT管理的監控
無論你的設備是放在自己的企業還是托管在數據中心機房,你都需要對每次設備的操作做評估和監控。
在2015年,數據中心將提高設備檢測的和服務器部署管理系統的監測。
三、技術: 八大技術革新
2015年是新技術成熟的一年,IoE、混合云、大數據技術的逐漸商用使得數據中心的運行效率更高。
在2014的時候,市場在商業預算上有了新的發展,如云平臺,大數據等新技術和先進的分析方法使得商業市場又找到了盈利點。因此,2015將帶來什么?下面有八個數據中心的技術的革新。
1、融合系統。
根據需求自己定制的服務器。在IT分工越來越明細的今天,傳統的大一統服務器系統已經不能適應所有的數據中心需求,可能有的數據中心需要高密集的并行運算,這樣它們就需求擴展大量的GPU集成運算,傳統的服務器顯然并沒有考慮這一點;有的數據中心主要是做數據儲存的,這意味著什么,在諸如存儲擴展方面有特別的需求的數據中心,可以自由搭配擴展更多儲存的服務器,包括可擴展NAS等等。
2、網狀結構網絡。
網狀結構網絡就是我們上一篇提到的現有東西和南北網絡存在性能瓶頸,通過增加中間交換層來進行改善。大多數企業仍采用分層網絡因為它支持用戶在一個南北網絡流量模式的網絡來訪問具體應用。網狀結構網絡這種扁平化的網絡拓撲結構將改善東西和南北的通信。
3、閃存介質的存儲。
在數據中心的運算瓶頸里,往往不是CPU,內存或者網絡速度,而是儲存。儲存性能改進的非常明顯,其中最明顯的是采用Flash介質的儲存,這里面就包括SSD,SSHD,混合加速SAN等等技術。FLASH介質的儲存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雖然現階段在容量和故障恢復方面相比傳統的磁盤儲存,FLASH有它自己的缺點,但是科技的進步是巨大的,很快FLASH儲存將會大規模進入數據中心。
4、混合運算。
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資源,傳統x86的計算能力在日益擴展的數據計算面前顯得狹隘,CPU的運算已經不能滿足大規模的單一并行運算。像Nvidia)AMD公司的圖形處理單元GPUAPU,或Java卸載引擎,會部分替代CPU架構的運算工作,如并行編碼,轉碼等等,這些效率比x86的CPU運算快上許多。
5、混合云技術。
2015年估計是混合云技術大規模擴展的一年。混合云技術的靈活性可以將工作負載極大的提高。隨著虛擬化和混合運算的普及,不同的廠家軟硬件產品之間的選擇性越來越大,混合云技術就是擇其所需,包容擴展。在數據中心中,如何進行混合云技術的擴展將是未來發展的重點。
6、物聯網(IOE)。
隨著數據量的迅速增長,家用設備或者任何其他設備都越來越智能化,甚至包括空調、洗衣機等設備。物聯網將是這一切的基礎智能化設備的一種升級應用,對于智能建筑,自動化車間,先進的跟蹤和客戶分析,物聯網是至關重要的。
物聯網將會采集海量的數據,這些大數據看起來很亂,但是對于商業大數據分析卻是一種分析的基礎,這也是物聯網大規模擴展的一個因素。
7、能源的使用效率提高。
從綠色節能的觀點來看,可持續的能源和提高能源轉化效率是每一個公司應該有的目標。
針對現代數據中心的冷卻方法,使用盡可能少的能量。在非高密集運算的環境,服務器的處理器可以從性能比的角度去考慮使用低功耗的處理器,這些處理器往往比相同等級型號的普通處理降低了50%的功耗,這對于服務器散熱和提高性能比會有很大的幫助,同樣的,在設備的電源等部件的選用角度,也需要加入能耗比的考慮。
8、與業務對齊。
更好地了解什么樣的商業將確保業務是否可行的和有效的。從商業的角度來看,找出項目和目標的最大約束和建議將是決策的重要部分。隨著世界的變化,業務已經被視為企業的核心部分。
四、預測:
有人會認為2015年大部分數據中心預測不值一提,但關于活動地板和調試驗證可能是例外。每年這個時候專家們都會對開始預測新年里數據中心運營的發展趨勢,下面讓我們看看2015年專家對數據中心技術的預測:
1、數據中心的一切都將虛擬化
這個預測是過去的猜想,在2014年,大家都在討論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各個方面都將會被虛擬化或者軟件定義化。如果你想知道數據中心內虛擬化的順序,虛擬化網絡基礎設施將位于首位。
2、物聯網將給數據中心帶來很大影響
研究公司Gartner和Forrester都預測了物聯網設備的增長,其后果是數據中心將需要處理和存儲越來越多的信息。
這是存在爭論的領域。有些人認為大型數據中心能夠應付這種數據量,其他人則認為需要較小型更接近邊緣,且地理分布廣泛的數據中心,最終時效性和網絡延遲要求將會決定誰是正確的。
3、數據中心將同時縮小和擴大
這個預測聽起來有些讓人困惑,它意味著具有內部數據中心的企業正在試圖轉移現有的一些服務或部署新的應用程序到云計算,而主機托管數據中心運營商更愿意吸收這些服務,服務將會從內部數據中心(縮小)轉移到商業數據中心(擴大)。
4、自動化數據中心
自動化是數據中心運營商的愿望,蘋果、谷歌和Facebook都有定制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DCIM)系統,然而,沒有這種財力的商業運營商將會使用現成的DCIM系統。
5、數據中心必須處理大數據的四個V
這四個V包括數量、種類、速度和準確性,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商業數據中心運營商。
正在試圖解決這四個V的企業發現他們沒有空間或者資金來內部構建,正在尋求外包。“未來數據中心將數據作為信息服務,通過儀表板查看數據,實現高水平的業務驅動的有效利用,”日立數據中心稱,“隨著數據中心引擎部署到位,企業可以更好地利用日益廣泛的復雜的數據,并實現更好的洞察力和創新。”
6、模塊化數據中心設計
數據中心領域的設計師和架構師正在重新考慮其架構方法,此前,數據中心設計了20年的生命周期,雖然現在,如果沒有每隔幾年進行大型調整,數據中心很難保持競爭力。這也是為什么構建者越來越多地考慮模塊化的原因:從預制組件(電源中心、冷卻塔、備用發電機等)到整個數據中心,作為交鑰匙模塊。
模塊還提供以下優勢:
快速項目周轉,以及簡單的擴展方法
更高效和標準化的數據中心:在調試和培訓員工方面的顯著優勢
交鑰匙式數據中心模塊允許企業應對市場發展趨勢
來源:機房監控 機房環境監控 機房監控系統 http://www.99yxj.com.cn
北京金恒智能系統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7-2020 by Create-china.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未經許可,任何模仿本站模板、轉載本站內容等行為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電話:86+10-62104277/2248/4249 傳真:86+10-62104193-819 京ICP備10010038號-2網站XML
智慧機房
在線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