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明確“十三五”期間公共安全科技領域的發展思路、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近日,科技部制定了《“十三五”公共安全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兑巹潯芬笸黄埔慌卮箨P鍵技術。其中包含突破公共安全情景構建與推演、重大綜合災害耦合實驗、國家安全平臺等關鍵技術;突破超大規模網上網下統一身份管理、人員身份特征精細刻畫與精準識別、高通量人車物綜合特征感知與風險防控;突破重大基礎設施全服役周期內監測預警、診斷評價、風險評估、調控防控和智慧管理等關鍵安全保障技術,全面提升我國重大基礎設施的安全保障能力。突破我國城鎮安全的風險評估與安全規劃,增強城鎮抵御自然災害、處置突發事件和危機管理能力。
隨著新智能與新生態的發展,智慧城市、物聯網、云技術、大數據等新建設和新技術的應用。我國安防市場的需求狀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安防市場規模也隨之不斷擴大,我國安防行業應用呈現出四面開花的蓬勃景象。于是出現了大安全的概念,用于彰顯安防行業規模之壯大、發展勢頭之迅速。如同大中國一樣。但在技術上,大安全的提法不科學。安防(全)沒有大小之分,也無法準確地定義大安全,解釋其內涵。
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第九專題提出了“公共安全”的概念,明確涵蓋安防業務。國務院應急中心建設也是這樣定位。但是、在安防行業發展的初期,為突出安防行業的特點,保護初具規模的市場,特別強調了安防的專用功能,有意的界限了安防的應用領域。將安防與公共安全區隔開來。
九部委關于視頻監控組網應用的意見明確提出編織“全方位、立體化公共安全網”。是在新形勢下,賦予安防以新定位、新內涵,指出了新的應用領域??萍疾堪l布的《十三五公共安全科技創新專項規劃》也明確指出:公共安全科技涵蓋社會安全、生產安全、綜合保障與應急等領域,這就要求安防融入公共安全領域。
目前,在治安防控、安全防范等名詞之前,通常都要冠以公共安全的前綴。所以與其說安防進入公共安全領域,不如說回歸公共安全領域更準確、更符合中央精神。
安防回歸公共安全意味著:社會需求的變化,應用領域的拓展,也表明安防技術方向和社會功能的轉變。表明著安防即將從傳統向現代轉變,具體為:應對非傳統威脅,由應急系統向預警系統轉變,實現風險管控。
這個轉變無疑是安防行業發展的新機遇,也是新挑戰,希望行業能深化供給側改革,迎接挑戰、破解公共安全的難題,走向更廣闊的領域,創造新的輝煌。
來源:機房監控 http://www.99yxj.com.cn/ 本文采集于網絡,如有問題有聯系刪除
北京金恒智能系統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7-2020 by Create-china.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未經許可,任何模仿本站模板、轉載本站內容等行為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電話:86+10-62104277/2248/4249 傳真:86+10-62104193-819 京ICP備10010038號-2網站XML
智慧機房
在線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