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人臉識別技術在深度學習和大數據驅動下,展現巨大的發展潛力,其應用場景不斷拓展,由安防等公共領域向支付及驗證的商業領域逐步落地。然而,人臉識別是一把雙刃劍,在技術持續演進、應用不斷推廣的同時,也帶來了數據泄露、個人隱私遭受侵犯等信息安全問題。
一、人臉識別面臨的信息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識別技術應用尚未成熟,誤判風險難以消除
一是缺乏能充分適應各種干擾環境的人臉預處理算法。特別在移動互聯網下,個人影像數據的拍攝環境更加復雜多變,對于人臉識別算法精度的考驗更大。
二是受深度學習框架中的軟件漏洞、生成惡意樣本、訓練數據遭受污染等影響,用于比對的模板數據庫產生遺漏或者誤差。
三是人工智能系統在輔助決策過程中存在計算錯誤,產生錯誤信息。
網絡安全防護能力不足,存在數據泄露隱患
第一,在個人影像數據采集環節,智能監控設備目前存在嚴重安全問題,極易導致數據泄露。
第二,在數據的網絡傳輸環節,個人影像數據即使配合指紋進行多重生物特征識別,也必須轉換為二進制代碼進行網絡傳輸,面臨失竊風險。
第三,在數據分析環節,人臉識別的人工智能系統模塊仍舊運行在傳統信息系統上,任何一個環節有漏洞,都可能被黑客攻破。
第四,在數據存儲環節,個人影像數據庫的防護能力不足,數據泄露風險嚴峻。
個人影像數據疏于管理,個人隱私遭受威脅
第一,各類社交平臺、電子商務、自助服務、拍攝軟件等商業領域廣泛使用人像采集功能,智能攝像頭隨時隨地采集不特定人群的個人影像數據,企業不斷大規模收集、積累的個人影像數據,出于盈利目的濫用個人數據的現象比比皆是。
第二,在識別核心算法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極少,市場上人臉識別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安全防護技術不統一,系統安全漏洞大量存在,個人影像數據隨時面臨泄露危險。
第三,人臉識別在商業領域展開應用,將使得個人影像數據成為身份認證的關鍵生物信息。伴隨著互聯網企業、金融機構等私營企業不斷獲取海量的個人影像數據,將對個人隱私、信息安全保護造成極大考驗。
第四,公民普遍缺乏信息安全知識及個人隱私保護意識,一旦向不安全的網站、軟件上傳個人影像,將會暴露個人隱私。
二、促進人臉識別技術與信息安全平衡發展的幾點建議
建立人臉識別網絡和信息安全監管體系,強化網絡安全保障
1、加快制定人臉識別應用技術標準體系。針對人臉識別技術發展與安全防護問題,鼓勵政府與人臉識別龍頭企業合作推進誤識率、識別正確率、識別速率等技術標準的研究制定,制定分級別、多層次的國家安全標準及行業安全標準。
2、建立人臉識別應用的安全評估及審核制度。對人臉識別產品的應用及推廣實行審批環節,保證產品符合安全技術要求;同時,指導企業建立人臉識別數據安全風險管理及防控機制,制定企業合規體系。
3、建立常態化個人影像數據管理機制。落實《網絡安全法》,加大處罰力度,督促其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同時,監管部門應依法規實施監管,兼顧發展問題,避免不當監管措施抑制技術創新和市場化應用。
鼓勵人臉識別技術創新突破,助力產業化應用推廣
1、促進人臉識別核心技術創新發展。推動智能安防推廣、多種生物特征識別的基礎身份認證平臺、智能金融、智能交通等重點工程建設,研發集成圖像與視頻精準識別、生物特征識別、編碼識別等多種技術的人臉識別產品。
2、加強網絡安全技術研究。促進人臉識別企業和網絡安全企業合作,展開針對人臉識別的網絡安全技術研發。
3、推進技術成果的市場化應用。鼓勵企業與科研機構聯合創新,發揮創新創業平臺的資源匯聚作用,促進人臉識別技術成果的應用推廣。
4、培育人臉識別發展新業態。面向安防、金融、支付等重點市場需求,建立涵蓋從核心技術到智能應用的全產業鏈運營模式。
完善人臉識別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個人隱私保護
1、加快制定個人信息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確立個人信息控制權、刪除權、遺忘權等信息權利,健全個人對信息權利的投訴和救濟機制。
2、加快推進大數據相關立法,推動出臺電信和互聯網行業數據安全保護指導意見,落實數據生命周期各環節的安全主體責任,理清大數據下政府、企業及個人的數據權責問題,促進數據市場法治秩序。
3、制定生物特征信息相關的規范及管理辦法,保障個人影像數據的安全、規范使用。
4、加速推進《網絡安全法》配套規定出臺,明確網絡等級的劃分標準、網絡安全的層級、網絡安全監督檢查的主體等規定。
來源:機房監控 http://www.99yxj.com.cn/ 本文采集于網絡,如有問題有聯系刪除
北京金恒智能系統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7-2020 by Create-china.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未經許可,任何模仿本站模板、轉載本站內容等行為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電話:86+10-62104277/2248/4249 傳真:86+10-62104193-819 京ICP備10010038號-2網站XML
智慧機房
在線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