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已進入信息時代。信息處理系統發展迅速,對信息傳輸的快速、便捷、安全性和穩定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智能建筑是信息時代的產物。
綜合布線是智能建筑的中樞神經系統。它采用高質量的標準線纜及相關連接硬件,在建筑物內組成標準、靈活、開放的信息傳輸通道。它既可以在建筑物內部傳輸語音、數據和圖像,也可以與建筑物外部的通信網相連接。所建網絡要求對內適應不同的網絡設備、主機、終端、PC及外部設備,能構成靈活的拓撲結構,有足夠的系統擴展能力,對外通過與國家公共數據網(CHINAPAC),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與國內外新聞機構、信息中心相連,組成全方位多通道的信息訪問系統。
在園區設計中的綜合布線系統應備以下特點:
透明性:能夠支持目前所有的標準,如電話通信、數據傳輸及視頻應用(IEEE、ITU-T、ANSI等)。
適應性:具有適應未來技術發展的余地,比如辦公自動化及星型高速網絡應用。
靈活性:由于綜合布線系統采用統一的配線網絡,即統一的傳輸媒質(雙絞線和光纖)來支持所有類型的通信系統,所以使得用戶可以非常方便地改變終端設備的位置或安裝新的終端設備。
概述
本園區采用滿足ISO/IEC11801超五類標準的臺灣康寶綜合布線系統作為大樓內話音、數據及圖像通信等系統的傳輸媒體,采用標準的網絡建設和INTERNET接入,實現數據/語音/視頻“三網合一”的應用發展模式;采用網絡操作系統和平臺并存的模式,考慮到現代化辦公環境對通訊自動化(CA)、辦公自動化(OA)等系統的信息傳輸的需求在布線方面具有高度靈活性、可靠性及綜合性,并且易擴容、面向未來的發展及方便維護和管理。
1. 設計要求
(1)園區綜合布線系統為開放式結構,能支持話音及多種計算機數據和圖像傳輸系統。支持含千兆以太網及異步傳輸模式(ATM)等在內的多種網絡系統。
(2)納入綜合布線系統的有:電話通信系統布線;計算機網絡系統布線;并可與外部公用網絡進行連接。
(3)滿足大樓辦公自動化等計算機網絡系統的要求。
(4)綜合布線系統采用全模塊化結構,方便系統的擴展;并且具有極大的靈活性,當以后系統更改、設備移位時,不必重新布線,只須在相應的配線架上跳線即可。
(5)本工程布線系統是樹狀星型結構,以支持目前和將來各種網絡的應用。通過跳線實現與不同的網絡設備互連。可以實現各種不同邏輯拓樸結構的網絡。
2. 設計目標
本布線系統的設計,旨在建立一個具備開放性,靈活性,實用性,可擴充性,經濟性及安全性的高品質的集語音通信、數據、通信于一體的綜合布線系統,并可達到下列目標:
標準化的網絡系統,各種設計規范,技術指標及產品均符合國際和工業標準,并可提供多種品牌產品的支持能力。
系統擴充性,配合技術發展趨勢,選擇可實施的布線方案,并兼顧現階段的需求及為未來的發展預留有足夠的擴充能力。
資訊互通資源共享,通過網絡實現互連,實現資源的共享及與外部網絡的連接。
3. 系統特點
園區內的各樓各層系統應全面,使用戶在重新連接或布置工作站終端時無須重新布線。網絡系統設計必須滿足工作站聯網要求,并且能夠滿足軟件運行的要求。布線系統必須和網絡系統有機結合。
靈活性:任一信息點能夠連接不同類型的設備,如計算機,打印機,終端或電話,傳真機以及各種傳感器件,圖像監控設備等。
模塊化:所有接插件都應是積木式的標準件,方便使用管理和擴充。
可擴展性:充分考慮發展和變更,當環境變化和網絡設備升級時,只需在配線架上進行靈活跳線,無須重新布線。
經濟性:盡可能降低造價,具有良好的投資回報性。
設計依據
本標書的方案設計及選用的布線系統遵循并符合以下國際標準和規范,包括:
用戶建筑通用布線標準ISO/IEC11801
商用建筑物布線標準EIA/TIA568A
民用建筑線纜標準EIA /TIA586
以太網10 Base-T標準IEEE802.3
以太網100Base-T標準IEEE802.3u
千兆以太網標準IEEE802.3Z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T16--92
《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 50314-2000
大樓通信綜合布線系統YD/T926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T1692
設計方案
園區綜合布線系統的基本結構是星形的,按照國際標準ISO11801規定,綜合布線系統由工作區子系統、水平布線子系統、建筑物主干布線子系統、建筑群布線子系統、設備間子系統及管理子系統等組成。
設計中包括語音和數據的信息點設置,整個園區共設計了4781個信息點(包括數據點和語音點)。
1.信息點的設置
信息點總計見表1
2.子系統的設置
按規范相應要求設置了六個子系統:
工作區子系統,由超五類信息模塊及單口、雙口面板構成;水平子系統,由超五類4對UTP雙絞線組成;管理子系統,主要由超五類24口機柜式RJ45端口配線架,跳線理線架、110式100對配線架和24口機柜式光纖配線箱組成;垂直干線子系統,主要由室內六芯多模光纜和三類50對大對數銅纜組成;設備間子系統,主要由超五類24口機柜式RJ45端口配線架,跳線理線架、110式100對配線架和24口機柜式光纖配線箱組成;建筑群子系統,主要由110型100對19英寸機柜式配線架和24口機柜式光纖配線箱,六芯單模光纜、室外六芯多模光纜和室外三類50對大對數銅纜組成。
下面對各子系統結合具體應用產品分別進行說明:
(1)數據中心
綜合布線系統的主機房(建筑群網絡總設備間)位于數據中心地下一層計算機網絡控制中心,電話交換總機房(建筑群通訊總配線架)位于數據中心地下一層通訊設備間內。
數據中心的地下一層、1層、2層、3層均設置樓層配線間,地下一層的樓層配線間管理地下一層和地下二層的信息點,其余樓層配線間管理本層的信息點。
由地下一層電話交換總機房向地下一層、1層、2層樓層配線間各敷設1根室內3類50對線纜,由地下一層計算機網絡控制中心向1層、2層、3層樓層配線間各敷設1根室內6芯多模光纜。
(2)圖書館
在2層設置配線間管理整個圖書館的信息點。
(3)教學樓
1層、2層、3層均設置樓層配線間管理本層的信息點。教學樓1層設機柜接入由數據中心拉來的1根室外50對線纜,再由此分出3根室內50對線纜向1層、2層、3層樓層配線間各拉一根室內50對線纜。1層樓層配線間接入數據中心拉來的1根室外六芯多模光纜,再由此向2層、3層樓層配線間各拉一根室內六芯多模光纜。
(4)會議中心
地下一層設置配線間管理B1和1層的信息點。
(5)食堂
一層設置配線間管理食堂的16個信息點。
(6)體育中心
設置一個配線間管理體育中心的9個信息點。
(7)1號宿舍樓(南樓)
1層設置機柜接入由數據中心拉來的7根室外50對線纜,再由此分出3根室內50對線纜拉向6層樓層配線間,3根室內50對線纜拉向3層樓層配線間,1根室內50對線纜引向1層樓層配線間。
1層樓層配線間接入數據中心拉來的1根室外六芯多模光纜,再由此向6層、3層樓層配線間各拉一根室內六芯多模光纜。3層樓層配線間管理2和3層4層的信息點,6層樓層配線間管理5和6層7層的信息點,1層樓層配線間管理本層的信息點。
(8)1號宿舍樓(北樓)
1層設置機柜接入由數據中心拉來的9根室外50對線纜,再由此分出4根室內50對線纜引向6層樓層配線間,4根室內50對線纜引向3層樓層配線間,1根室內50對線纜引向1層樓層配線間。
1層樓層配線間接入數據中心拉來的1根室外六芯多模光纜,再由此向6層、3層樓層配線間各拉一根室內六芯多模光纜。3層樓層配線間管理2和3層4層的信息點,6層樓層配線間管理5和6層7層的信息點,1層樓層配線間管理本層的信息點。
(9)2號宿舍樓(南樓)
1至9層每層均設配線間,1層設置機柜接入由數據中心拉來的17根室外50對線纜,再由此向2至9層每層拉2根室內50對線纜,1層樓層配線間接入數據中心拉來的1根室外六芯單模光纜,再由此向2至9層每層樓層配線間各拉一根室內六芯多模光纜。各層樓層配線間僅管理本層的信息點。
(10)2號宿舍樓(北樓)
1至9層每層均設配線間,1層設置機柜接入由數據中心拉來的18根室外50對線纜,再由此向2至9層每層拉2根室內50對線纜,1層樓層配線間接入數據中心拉來的1根室外六芯單模光纜,再由此向2至9層每層樓層配線間各拉一根室內六芯多模光纜。
(11)行政樓
1至5層每層均設配線間,1層設置機柜接入由數據中心拉來的10根室外50對線纜,再由此向1層2層3層每層拉2根室內50對線纜,向4層拉3根室內50對線纜,向5層拉1根室內50對線纜,1層樓層配線間接入數據中心拉來的1根室外六芯單模光纜,再由此向2至5層每層樓層配線間各拉一根室內六芯多模光纜。各層樓層配線間僅管理本層的信息點。
(12)公寓樓
公寓樓有5棟樓,每棟樓在中心區域位置放置機柜,內置110配線架和光纜配線架,用以引入數據中心拉來的50對線纜和單模光纜,具體根數詳見園區圖,公寓樓1(6層兩單元,數據72,話音72),公寓樓2(6層三個單元,108,108),公寓樓3(6層4個單元,144,144),公寓樓4(5層3個單元,90,60),公寓樓5(6層1個單元,48,48)。布線均為光纖到樓,雙絞線到戶。
來源:機房動力環境監控 http://www.99yxj.com.cn/solution/ 本文采集于網絡,如有問題有聯系刪除
北京金恒智能系統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7-2020 by Create-china.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未經許可,任何模仿本站模板、轉載本站內容等行為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電話:86+10-62104277/2248/4249 傳真:86+10-62104193-819 京ICP備10010038號-2網站XML
智慧機房
在線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