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知名科幻作家艾西莫夫(Isaac Asimov)曾寫出無數膾炙人口的機器人短篇、長篇小說,其中對于人類與機器人未來“人機共處”的世界,有著栩栩如生的描寫,對照如今機器人技術一日千里的進展,也像是一步步印證艾西莫夫的預言。在艾西莫夫創造的機器人種類中,有一種特別重要,那就是現在機器人學者都亟欲開發的“人形機器人”。
人形機器人,顧名思義,就是外表與真人無異的機器人。當然,現在距離要開發出功能、毛髮、皮膚、眼神都跟真人一樣的機器人還有很大一段距離,但也因為這富有挑戰性的門檻,讓許多機器人學家都躍躍欲試。
(軟銀開發的人形機器人Pepper。)
但是,人類真的需要人形機器人嗎?英國雪菲爾德大學(Univesity of Sheffield)的雪菲爾德機器人實驗室(Sheffield Centre for Robotics)主任兼神經科學教授普雷斯科特(Tony Prescott),他的一系列“仿生機器人”研究使他在國際間人工智慧領域享譽盛名,他不諱言指出,“地球上已經有70億人口了,我們不需要更多長得像人的機器人!”
不過,他不可否認,人形機器人非常有意思,對于科學家來說極具吸引力,就連他自己也非常有興趣,“藉由開發人形機器人,我們可以知道更多機器人學上的挑戰,并朝向實際的應用面去發展。”
做為一個心理學背景的機器人研究者,普雷斯科特開發的仿生物型機器人,簡言之即是模仿生物特點的機器人,如外形、材料、感測種類 與分布、驅動器配置、系統控制及人工智慧等。
普雷斯科特現在與五個國家的研究單位合作人形機器人的開發,目標是做出有自我意識的人形機器人。他認為成功的人形機器人首先要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比如說照鏡子的時候要認得鏡子里的那個人就是他自己,甚至要了解自己的過去,并具備規劃未來的能力。
做不出人形機器人?那先來只機器狗吧!想當然,要達成上述目標是非常困難的,而且“恐怖谷理論”中也指出,人類對于與人類外表過度相似的物體(例如機器人),在心理上會感到害怕,并認為那個物體是邪惡的,產生排斥感。在電影里出現的機器人,也大多是反烏托邦式、令人害怕的角色,所以人形機器人要能成功進入人類社會,也必須要能讓人類克服對這類機器人的恐懼才行。
人形機器人有多難做?看完這個影片你就知道:
既然距離完成人形機器人開發還有一段路要走,普雷斯科特也將他的仿生機器人研究移轉到動物機器人上。他與Sebastian Conran Associates設計公司創辦人康蘭(Sebastian Conran),在英國成立新創公司Consequential Robotics,專注于輔助型機器人的商業應用開發,最近他們成功開發出一只機器狗“MiRO”,也算是“實現”了艾西莫夫短篇小說中〈機犬〉(意即機器狗)的預言。
MiRO把狗的腦袋運作狀況完全複製到“程式腦”,他看得見、聽得見會說話,而且可以在家里自由走動,不論你是什幺年齡,他都可以做你的朋友。MiRO對于人的聲音是有反應的,一般寵物可以對人類的10項指令回應就算很聰明了,而MiRO可以回應的反應則遠超過10個。
MiRO的眼睛有馬達,所以他可以靈活地“眨眼”,如果生氣了他的軀殼就會變成紅色,如果他感到舒服、高興,例如你輕輕撫摸他的身體時,他就會變成綠色,尾巴也會輕輕擺動。MiRO的功能可不只是娛樂,他眼睛內建攝影機,可以讓飼主透過MiRO遠端監控家中情況,當家中幼兒、老人發生危險時,MiRO也會將這些情況拍攝下來,并跟外部連結,通報緊急救援系統。
康蘭說,“我們要強調的重點是,目前人形機器人只能對少數的聲音指令做出反應,他還沒有辦法講話講得好,拿東西也拿不好,這是技術瓶頸,做出來會令人非常失望;但如果我們今天做的是一只寵物的話,就會令人期待,就像是變魔術一樣神奇。”
MiRO目前還在原型階段,預計2016年開始提供給各大專院校實驗室購買,鼓勵他們在MiRO上開發各種有趣的應用,順利的話可望于2017年9月進入一般消費市場,定價約700美元。
機器寵物只是仿生機器人的一小步,終極目標仍是人形機器人??堤m也提醒,人工智慧如果使用不當的話,就會跟核子武器一樣危險,“我非常確定,在未來的50年,我們就會有那樣跟真人一樣的人形機器人。”
你呢?準備好讓機器人進到你我的生活了嗎?
北京金恒智能系統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7-2020 by Create-china.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未經許可,任何模仿本站模板、轉載本站內容等行為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電話:86+10-62104277/2248/4249 傳真:86+10-62104193-819 京ICP備10010038號-2網站XML
智慧機房
在線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