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可謂是當下中國的熱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這一理念正在中國運動市場“落地生花”,記者采訪發現,“互聯網+”正在嵌入中國運動市場并重塑“運動模式”。
“互聯網+體育”正在帶火手機APP軟件市場。記者在多個手機應用平臺看到,與健身運動相關的應用軟件多達數百個,跑步、瑜伽、仰臥起坐等特色APP深受“運動達人”喜愛,下載量驚人,部分APP的用戶數量甚至超100萬。
可穿戴智能設備的逐漸普及也是“互聯網+運動”產業興起的表現。智能手環、智能手鏈、智能腕表等隨之而來,相比于價格高昂的蘋果智能手表,中國一些自主研發的智能設備價格親民,容易購買。記者在市場上看到,一些智能手機生產商出品的智能手環甚至價格低至不足百元,受到大量運動愛好者青睞。近年來,智能穿戴甚至已經出現在一些中國城市的馬拉松等長跑賽事。
“運動APP的及時記錄數據特點,讓人很著迷,鼓舞著我們堅持運動。”在武漢高校學生韋宏耀手機上裝有5個運動APP軟件,同時,手上還佩戴了某品牌的智能手環。
韋宏耀的狀態正是當前中國廣大年輕運動愛好者的智能運動生活寫照。在中國各大主流社交網站,隨處可見“曬”運動數據的圖文,線下運動、線上分享正成為中國全民健身運動的“運動新模式”。
運動APP和智能穿戴設備令中國年輕人著迷的原因在于,這些智能軟件、設備多內置運動傳感器、智能芯片,通過GPS全球定位技術追蹤運動路線,運用獨有算法,準確計算卡路里的燃燒,使得運動更加科學精細化。
“今晚6390米,小進步!”湖北省丹江口市市民王東在社交朋友圈內“曬”出自己的運動“成績單”,贏得好友點贊。點開這款運動APP的分享網頁,可以清晰看到王東的運動軌跡和時速變化。
另一方面,中國各地的體育部門也在嘗試利用APP軟件推廣公共體育服務平臺,甚至實施政府補貼來購買體育公共服務,這盤活了一些運動體育場館,更方便運動愛好者用手機預定運動健身場館,從而享受更加便捷的運動服務。
“互聯網的崛起,具有社會學標志性意義,社交網絡深刻影響著人們的行為表現。”武漢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羅教講表示,“互聯網+”嵌入到中國運動市場,人們利用互聯網平臺技術,正在創造新的生態,運動科技化是趨勢。同時,受互聯網影響,朋輩群體文化的影響不斷加大,人們會自覺有效進行“印象管理”,運動社交化正是新的時代特色。
文章來源:機房監控http://www.99yxj.com.cn
北京金恒智能系統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7-2020 by Create-china.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未經許可,任何模仿本站模板、轉載本站內容等行為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電話:86+10-62104277/2248/4249 傳真:86+10-62104193-819 京ICP備10010038號-2網站XML
智慧機房
在線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