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IEK預估,2015年全球資通訊產業規模將達3兆917億美元,較去年成長3.9%;資策會也表示,2014年臺灣通訊產業整體產值約達2.37兆新臺幣。而在物聯網的風潮之下,臺灣的角色定位又該何去何從?
為提升國內資通訊產業的競爭力,并訂定共同的產業標準,經濟部今日宣布成立「臺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協會成員包括聯發科、宏碁、華碩、中華電信等50家科技大廠,并由華碩電腦副董事長曾鏘聲擔任首屆理事長。未來,臺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將致力于推動國內共同產業標準,目標是成為3GPPP、OneM2M等國際標準組織的觀察員。
物聯網成顯學,臺灣要加強專利布局臺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理事長曾鏘聲表示,隨著云端、大數據、穿戴式裝置、智慧家庭等概念成為顯學,萬物互聯的新世代也隨之來臨。不過國外大廠往往掌握標準的制定權與智財權,國內廠商則必須支付大筆的權利金,成長備受阻礙。曾鏘聲認為,資通訊產業目前正面臨結構性的變化,由原先的垂直分工,演變成軟硬整合、以服務為導向的商業模式。「目前的當務之急,是讓臺灣的優秀軟硬人才有發揮的空間。」他說明,未來臺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將整合業界資源,積極進行專利布局。
「在新的產業中,智財的布局不能輸在起跑點。」經濟部次長沈榮津也認為,物聯網是臺灣的下一個機會,過去臺灣產業以代工為主、較少消費者端的思考,但如今要靠硬體、軟體、服務三合一思維來帶起裝置需求,并培養產業競爭力。沈榮津表示,資通訊產業是臺灣的既有優勢,未來產業界要互相合作,以「掌握智財權、建立產業技術標準、拓展國際產業技術標準」為共同目標。
臺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秘書長周勝鄰則說明,臺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對內將作為產學研各單位的整合平臺、推動國內標準,對外則作為參與國際組織的代表窗口。今年的短期目標是拓展協會成員至100家廠商,并成為3GPPP國際標準組織的觀察員,也將循序漸進的產出產業需求白皮書、頻譜分析等研究報告,最終再進一步訂定產業標準規格。
推文北京金恒智能系統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7-2020 by Create-china.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未經許可,任何模仿本站模板、轉載本站內容等行為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電話:86+10-62104277/2248/4249 傳真:86+10-62104193-819 京ICP備10010038號-2網站XML
智慧機房
在線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