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掀起一股駭客松(Hackathon)熱潮,有大大小小的駭客松活動。而近來一則傳遍科技圈的消息,更是讓所有人震驚不已。這則消息指出,韓國打算在今年七月底、八月初時,舉辦一場為期四天的駭客松活動『GLOBAL HACKATHON SEOUL』。據悉,南韓首爾市政府這次投入了超過三億臺幣的資金,以舉行這場有史以來最盛大的黑客松活動,為了力邀全球超過2,000名以上的新創人才們共同參與,只要獲選參加的人,一律不需負擔到南韓首爾的機票、食宿費用。
韓國如此大手筆推動駭客松活動,積極推動新創產業并大力吸收國際人才,反觀臺灣國內自發性的駭客松活動如g0v、萌典以及近來密集發起每月一次的Hackathon Tawian,至今仍都是志愿者自掏腰包勉強支持,形成強烈的對比。究竟,駭客松活動對于產業及人才有什幺影響?為什幺韓國又愿意這樣擴大舉辦?這需要國內政府、企業、產業們共同好好思考一番。
韓國一直是臺灣產業長期的競爭對手,當對手正在大刀闊斧進行改變,試圖對國際打響名號,國內還在原地打轉,顧著討論22K薪資問題、老企業創新以及該到哪弄一大片土地規劃創新園區,甚至還搞不清楚什幺是駭客松活動,讓人著實擔心。而大多數的非圈內人不了解什幺是駭客松(Hackathon),尤其是看到字面上的意思后,就選擇敬而遠之,更是不太能理解這樣新一代的活動所代表的意義。無論如何,南韓政府的大動作已經告訴我們,如果再將「Hack」與壞事聯想在一塊,那將會是跟不上時代的思維。
其實,英文Hackathon是一個新創名詞,由兩個英文單字「Hack」與「Marathon(馬拉松)」所組合成的複合字。這種習慣和說法一直是種軟體科技界內的惡趣味,用來描述一群宅宅工程師聚在一起,拼命做出東西來,甚至是爆肝、熬夜也在所不惜。所以你可以說,這是一個馬拉松式的程式開發活動,更平易近人的說法就是『持續一段時間不中斷的科技創作活動』。
如果你看過鋼鐵人(Iron Man)的電影第一集,試著回想一下電影開頭的橋段,主角東尼史塔
克(Tony Stark)被恐怖份子挾持強迫製造武器,然后他熬了幾天的時間從零到有設計并打造了一個鋼鐵人原型。其實,這樣的行為在科技圈的角度看來,就是進行了一場『駭客松』,而主角的打造過程是『Hack』,他在短短時間內發想出一個絕佳的點子和解決方案,更重要的是將其打造出來。如果你有點年紀了,更會記得當年紅極一時的美國影集《百戰天龍》,主角馬蓋先(MacGyver)也是每集都在進行駭客松以逃脫或制服敵人。
長久以來,駭客松一直是技術人員專屬的活動,時間長短不一,有一天、兩天甚至是為期四、五天以上的都有。在過往傳統上,駭客松活動通常會無限制供應餐飲,而晚間通常會有比薩大餐,參加者不需擔心一切食宿問題,只要專心于專案的開發創作即可。也因為如此,很多人把比薩和熬夜當成了駭客松活動的一種形象。此外,近年來活動開始與創新掛上了關係,參加駭客松的人已經不一定是來寫程式的工程師,也會有各種領域的人來進行各種創作,甚至是來發想新創點子。
注:想深入了解駭客一詞,就必須從了解『駭客文化』著手。雖然不少人看到了中文的『駭客』以及英文的『Hack』或『Hacker』,就覺得是什幺不好的事,但事實上,科技圈中所說的Hack的意思并非這幺不堪,而是代表著動手研究、動手開發的意思,至于Hacker(駭客)一詞則是代表的是具有能力、經驗以及熱情的專家。駭客(Hacker)就好比說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厲害開鎖專家,可以輕易破解打開各種鎖,也會去研究各種鎖的設計,但他不一定會去闖空門并進行竊盜一樣。這樣的佼佼者可以是一個很厲害的專家,熱衷于鉆研技術,但不一定會利用專業去做壞事。
駭客松的實質意義參加駭客松需要具有一定的熱情,因為參加者往往要在短短幾天時間內動手、突破及創造,如同運動員一般,若沒有一定程度的熱情,就無法堅持下去或是擁有好的成績。所以,會來駭客松的人,不是那種下了班就不想碰電腦、寫程式、花太多腦筋想事情的人,反而都是想鉆研更鉆研、深入更深入,并想把心中的想法及自己的能力落實的人才。
在某種程度上,駭客松活動總能聚集許多技術高超、經驗豐富、想法滿溢,更重要的是具有熱情、追求能力成長的人才。其氛圍總是正面且富有能量,讓許多人能夠在此遇見伙伴、導師或是感染突破困境的氣氛,更進一步提升自己。更重要的是,無論參加者有沒有高超技術或能力,在這都可以找到定位,并讓自己短時間學習并進入實戰。甚至可以說,參加駭客松活動就像是經歷一場微創業,在有限的時間與資源,從零想出點子、掌握技術、動手實作然后展示成果。
所以,以一個大格局的戰略角度來說,駭客松是一個整頓氛圍、提振士氣、集中人才并產生創新化學反應的活動,就像個真槍實彈的軍事演習一般,這也是為什幺南韓政府會寧可砸大錢,邀請全球人才前來,參與這一場史無前例的超大型駭客松活動。
近年來駭客松活動的困境這些年,駭客松文化受到許多技術人的歡迎,大大小小駭客松活動如雨后春筍,一個個冒出來,但是很多人都發現,即便駭客松活動看似有諸多好處,卻不是一個會立即有驚人產出的活動,縱使也許會在活動中出現如同電影中鋼鐵人那樣的驚人創意、可以持續做下去的專案,但仍然是少數。這樣的情形對許多活動籌辦者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意味著活動難以找到資金、資源及贊助,因為非常難以滿足許多企業或是政府機構的績效指標(KPI)。此外,一般人對于駭客松活動的不理解,也導致觀望者眾,實際參與者少,有更多人不敢參與,只因為怕自己能力不足,導致參加者永遠都是同樣幾群人。
于是,為了讓駭客松活動能舉辦,很多籌辦者改變了一些做法和目標,甚至由許多企業進行主導,接著有活動開始找了許多知名人物來當評審、邀請各種創投來找機會,試圖吸引人們及創新團隊來參加。這樣的改變,的確一時間吸引了大量的參與者以及各界目光,使駭客松活動得以繼續舉辦。不過可惜的是,不少駭客松活動卻因此逐漸失去了動手的根本精神,反而吸引了很多帶著自家產品前來尋求投資及曝光的人們。這些所謂一、兩天不間斷的創作活動不再擁有實質意義,取而代之的是準備數個月的各種團隊們,打算前來活動最后的上臺時間進行產品發表。這就像明明掛著實戰演習的招牌,卻被大家當成軍事博覽會,前來展示自己的軍事產品而
已,已經失去了原先的本意與精神。
失去原意的駭客松活動,漸漸變成只是一種比賽而已,而不是吸引人才靠攏且聚集的地方,更不會是以熱情迸出火花的發生地。
需要正視的駭客松活動駭客松活動無疑是一個培養及認識人才的最好場景,因為愿意來的人,無非有技術、有熱血、有想突破學新東西的人,甚至是對自己有所期望、想累積實作經驗的幼苗。所以,駭客松需要長期的醞釀和經營,它是一個引信,雖無法馬上引爆,但卻是能引領后續許多化學反應。
一個好的駭客松活動,需要圍繞著『人才』而發展,除了讓人們不再害怕『駭客松』一詞并給予正名之外,并能長期不斷地讓新血加入。所以這不是一個一次性就結束的活動,而是一個為了文化發展的長期運動,需要政府及許多企業的長期重視與支持才得以持續推動,也才能將能量持續聚焦于當地。
其實,當我們看見韓國藉由駭客松活動,開始大肆吸引全球人才及想法聚集一地時,不必驚慌,因為,如果只是曇花一現,人才必定散去,要知道,駭客松無法引來太多絕佳的點子,只能引來許多能創造絕佳點子的腦袋。此外,臺灣國內也有著堅持駭客松精神的活動存在,值得大家關注與參與,而且每個月都持續的在舉辦,沒有政府的支援,用的是自己的錢與資源,拼命的想把這樣的氛圍經營起來,然后轉化成產業上的價值。如果,藉由這次韓國駭客松的新聞事件,如果能讓國內的人們正視駭客松活動,那是再好不過了。
推文北京金恒智能系統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7-2020 by Create-china.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未經許可,任何模仿本站模板、轉載本站內容等行為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電話:86+10-62104277/2248/4249 傳真:86+10-62104193-819 京ICP備10010038號-2網站XML
智慧機房
在線體驗